近日,物理與能源學院陳大欽教授團隊在光學信息加密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Invisible NIR spectral imaging and laser-induced thermal imaging of Na(Nd/Y)F4@glass with opposite effect for optical security》為題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物理一區,IF=13.138)。米樂m6平臺登錄博士研究生王少雄和碩士研究生朱季文為論文第一作者,陳大欽教授為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項目資助。
論文簡介如下:
目前,為了應對全球范圍內日益猖獗的假冒和盜版商品,先進的光學防偽技術迫在眉睫。光熱防偽是增強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技術。一般來說,貴金屬納米結構在多個波長的照射下可以產生多種熱等離子體圖案。不幸的是,檢測操作的復雜性限制了它們的應用。此外,它們的長期穩定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以確保在高激光功率的照射下,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損壞甚至失效。在此,作者通過原位玻璃結晶策略,成功地將六方Na(NdxY1-x)F4 NCs (x=0~1) 納米晶體 (NCs) 嵌入到玻璃中。受益于無機玻璃的保護,Na(NdxY1-x)F4 NCs表現出卓越的長期穩定性,并能承受高功率808nm激光的照射。重要的是,可以檢測到納米復合材料的近紅外(NIR)發光和激光誘導溫度之間的相反變化。作為概念驗證實驗,設計了具有高隱蔽性和高精度的依賴于Nd3+濃度的防偽圖案,在808納米激光的照射下,低Nd3+濃度的復合材料顯示出明亮的發射和暗淡的熱圖像,而在高Nd3+濃度的復合材料中可以實現相反的顯示。這種由商用單光源觸發的信息加密,在一種材料中實現相反顯示,不僅為納米結構玻璃的功能化提供了新的見解,同時也有效提高了信息加密的安全性。
官網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lpor.202200039